Editor: This is a ‘re-publication’ of Dr Yibin Ni‘s article written in Chinese倪亦斌: 明末清初瓷器上张生的“凝视”和莺莺的挑战(Gaze from Scholar Zhang and the response from Lady Cui Yingying: a discussion of figural depiction on porcelains from Late Ming to Early Qing dynasty). His article was first published in Chinese o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Press (SSCP)’ on 19 Sept 2018. However, their electronic version on the internet was deprived of all the colourful pictorial illustrations, therefore the article was not considered being published completely. Today we are honoured to publish Dr Ni’s complete article in its original version.

Overview:

Dr Yibin N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male ‘gaze’ at women and the female response in return, as are found on depictions of the scene of ‘Beauty’s Enchantment’ from the play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 (西厢记 Xixiang Ji) on late-Ming and early-Qing (roughly 1635 to 1710) porcelain. Dr Ni discusses three excellent examples from two world’s leading museums and one world’s leading 17th-century Chinese porcelain collector. The former two show the typical combination of the male aggressive look and the female passive shy demeanour, while the third example of courtesans rehearsing the scene in a brothel features a daring lady staring back at the male protagonist. Following the general social trend is a norm. However, sensitive artists would not miss the opportunity to reflect something unusual but true in particular contexts.


瓷器是中华文明独特的瑰宝,在西方现代化初期,曾经被视为世界顶尖科技的象征。数以亿计的各色瓷器沿着中西方贸易的“陶瓷之路”输送到天涯海角,以巨大的体量让欧亚非大陆各地居民切身感受了东方文明古国的物质成就和精神魅力。在欧洲和美国,精美的中国瓷器被殷实之家用作豪华的茶具,置于壁炉架上作为骄人的陈设,进入私人收藏为巨擘富商所珍爱,在公共博物馆里变成公众瞻仰的经典。

瓷器上经常有纹样装饰,纹样中有一大类即人物故事画。源远流长的人物故事画是当代影视艺术和绘本小说的先声,为社会中各色人等所喜闻乐见。华夏、希腊、印度等各大古文明都很重视故事画的信息传递和教化娱乐作用,在文明早期就发展出成熟的典型作品。传统人物故事画通过状物图事、再现我们经验和想象的世界,借助名物、人物动作和情景氛围将一个故事及其相关联的情感和理念传达给观者。

中国自春秋战国就发展起丰富多彩的故实画(历史故事画)传统,装饰庙堂宫殿、祠堂墓室。自五代两宋起,山水、花鸟画后来居上,职业画家所擅长的人物故事画(即画史中记载的故实画和道释仙佛画)被视为“匠气”而日渐式微。在金、元、明、清各代,瓷器越来越成为人物故事画的一个热门载体。因为瓷器本身的特性,只要不碎,可以历经几百年而画面如新,因而在瓷器上保存了数十上百种如今已经难见于卷轴画上的人物故事画,殊为可贵。

在分别收藏于英国牛津和美国华盛顿的两件明末清初瓷器上,装饰着两个相似的人物故事画场景。

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青花人物故事图纹筒瓶
青花人物故事图纹筒瓶(图一) 明代崇祯(1628-1644)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 Accession no. EA1978.2036

官方网站上对其图像的描述是“一位学者在盯看两位女子(a scholar watching two women)”。

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筒瓶西厢记佛殿奇逢
青花人物故事图纹筒瓶(图二) 明代崇祯(1628-1644)高 29.2厘米 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 Accession no. EA1978.2036

而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官方网站则将馆内所藏康熙朝五彩瓷灯罩上一幅同题材人物故事图注为:“亭子门口站着两位男子,他们在看着两位手拿扇子的年轻女子。其中年龄较长的男子留着胡子,他的一只胳膊搂着手拿扇子的年轻男子”。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康熙五彩西厢记佛殿奇逢
五彩人物故事图纹六面形灯罩 清代康熙晚期(1700 – 1722)高 28.5厘米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藏

其实,这两件瓷器上所绘为著名戏曲《西厢记》中《佛殿奇逢》一幕之场景。落魄书生张珙进京赶考,在蒲关城中找了个旅店下榻,得知附近有座普救寺,过往者无不进山门游览拜谒。张生来到普救寺,由和尚法聪引领着在佛寺中四处瞻仰。在佛殿前面,张生遇见寄居佛寺的崔莺莺。莺莺身边的丫鬟红娘见到陌生男人,生怕惹出什么事来要遭崔母责罚,赶忙催促莺莺离开。

在筒瓶上,头戴唐巾的张生和头戴僧伽帽的法聪和尚站在佛殿门口,法聪正伸出右臂,在指引张生看一处建筑上的细节。这时,张生正好瞥见了在院中散心的莺莺。于是,他顾不上身边的法聪,扭头把全部注意力转向了莺莺。莺莺一手拈花,站在左边最远处,面朝张生方向,红娘则背朝张生隔在男女主人公之间。

佛殿奇逢 木刻版画 青花筒瓶对比
插图 《佛殿奇逢》木刻版画 (双面合页)与崇祯筒瓶对比 《重校北西厢记》 明万历戊戌年(二十六年 1598) 金陵继志斋 陈邦泰刊

各种题材的人物故事画往往都有各自的图像传统,即同一题材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在各种媒材上都会有呈现,而这些媒材存在的地域范围则往往就是一个特定文化圈的影响范围。崇祯筒瓶上的《佛殿奇逢》图显然以万历年间所刊金陵继志斋本《北西厢记》中插图为蓝本。然而,画匠在再创作时充分发挥了瓷绘的优势,用精心描摹的碎花渲染了晚明流行的花绸衣的华贵。与版刻插图设计者相比较,瓷画匠对大家闺秀应有的“闺范”举止更为敏感,他为莺莺设计了一个不见于木刻插图的动作:莺莺在演示“旦回顾觑末”这一舞台指令的时候,下意识地将手提到嘴边,细致入微地再现了少女流露羞涩的一种典型表情。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藏 张生佛殿奇逢崔莺莺
五彩人物故事图纹六面形灯罩(局部) 清代康熙晚期(1700 – 1722)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藏

在康熙五彩灯罩上,法聪依然头顶黑色僧伽帽,而张生头上的唐巾则换成了当时流行的飘飘巾。因为是画在六角形的灯罩上,画面比较狭窄,张生和法聪和尚这组人物被特意安排在高门槛内,这样他们俩与莺莺红娘就被分隔在两个空间中,即使几乎面对面也会让观者觉得相隔一定距离。蝴蝶成双作对在主人公头上飞舞,作为图像中的“比兴”手段,提示空气中弥漫着情爱。明代后期开始流行的时尚折扇在画中人手一把;在这个版本中,画匠让莺莺用打开的金箔折扇遮脸来表现少女的羞怯。

虽然这两个世界著名博物馆的研究人员都没有在图注中标明这两幅人物故事画的题材,他们却都在图注中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画上男性人物对女性人物的注视。美国学者斯蒂芬·科恩曾经观察到十九世纪下半叶英法画家在表现青年男女时的典型场面:“。。。。。。男子热情地凝视女子,而女子则转头垂目,表现自己恪守闺范”(《爱目:1840年至1900年英法画作和小说中的凝视》,纽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同样,我们在崇祯和康熙两朝的瓷器绘画上也看到了女性作为男权社会中男性凝视的物化对象在另一个文化中的表现。瓷画上不但有张生对莺莺肆无忌惮的凝视,而且,崇祯瓶上莺莺以宽大的花绸子衣袖掩口和康熙灯罩上莺莺以展开的折扇遮脸以示羞怯的动作都是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审视(或凝视)的结果。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养成了自己即是审视者又是被审视者的双重身份:作为被审视者,她要给审视她的男性留下好印象,以换取保护;作为审视者,她不停地按照‘闺范’的要求约束调整自己。在男性的凝视下作羞怯状就是这种女性双重身份的具体展现。

青花西厢记佛殿奇逢图 英国 巴特勒爵士藏
青花人物故事图觚 明末清初(1640 – 1655) 高 44厘米 英国 巴特勒爵士藏

然而,明末清初的一件觚瓶上还出现了大家闺秀莺莺勇敢地回看张生的画面。这件觚瓶瓶身上有画题“青楼教演梨园”,说明图中所绘为青楼歌伎在庭院里排戏。因为女性被审视者和男性审视者的身份和语境都发生了变化,图像中的莺莺不但毫无羞怯之意,而且相当大胆地在凝视对自己感兴趣的张生。这个画面罕见,但却真实地表现了一部分青楼女子中萌生的自主意识,挑战了主流意识形态。

四百多年来、尤其是进入清代之后,《佛殿奇逢》图中的“直面迎对”式莺莺明显为社会所不取。而且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即使改朝换代,主流意识形态对女子的“闺范”共识却始终不变。现代的王叔晖绘《西厢记》连环画中的莺莺在觉察到张生的时候就是呈低头敛目的含羞状。保存在景德镇瓷器上的珍贵历史图像让我们看到祖先对男女平等意识的鲜活探索,比较历史与当代的图像,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社会改造的不易和坎坷。

连环画《西厢记·佛殿奇逢》工笔重彩 王叔晖
连环画《西厢记·佛殿奇逢》工笔重彩 1954年 王叔晖(1912-1985)